陳茶勾兌術扮嫩

中國大陸清明前常以『勾兌術』.讓陳茶“扮嫩”成新茶

事實上,陳茶、尤其是長期冷凍的保鮮茶在次年被冒充為新茶出售,已經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潛規則”之一。“由于清明前採摘的新茶價格很高,動輒上千元,有的茶葉商故意把上一年度的茶葉留到次年初春當作新茶出售,這樣能賺到幾倍甚至十來倍的利潤!”

陳茶是如何“扮嫩”的呢?方法很多,最常見的一種是“勾兌”,即往陳茶裏放一點新茶。“勾兌”的比例有2比8的,有3比7的,即二成或三成是新茶,七成或八成是陳茶。“一般人很難辨別保鮮茶和新茶之間的差異,往保鮮茶裏放點新茶後,即使是老茶客也難以分辨了。”

除了用陳茶冒充新茶,還有將陳茶染色充新茶的手法,尤其在新茶上市的高峰期,這種現象更普遍。以南京雨花茶為例:新茶表面光澤、絨毛多,泡出來味道清香,茶漬呈黃色,再捏一捏茶葉,能捏成粉末狀的是足幹的茶葉,如果捏不成粉末狀,就說明茶葉已經受潮,不能買。“但對于用鉛鉻綠等染色劑炒出來的‘新茶’則需要專業儀器鑒定,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如果不慎飲用到這種茶葉,很有可能造成重金屬中毒。”

另外根據江蘇省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分析,洞庭碧螺春、太湖翠竹等名品茶葉價高量少,是許多不法商販制假售假的原因所在。像特級、一級的“太湖翠竹”年產量不過幾千公斤,幾乎全是事先預訂的,但是一斤2000元的高價,驅動不少商販昧著良心摻假售假。“現在的茶葉市場比較混亂,銷售、監管都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說沒有‘QS’(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的茶葉是不能進入市場的,但是市面上還是有大量的無‘QS’標志的‘裸茶’在叫賣。”

專家也建議普通消費者不要過度追捧品牌茶葉。蘇州東、西山出產的“洞庭碧螺春”價格昂貴,而我省有些地方由于氣候、土壤和環境等因素適宜,也能出產高品質的碧螺春,從我們專家的角度看,口感並無任何差異,價格卻便宜許多。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