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茶的生長環境

0.前言
阿里山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本身並無山頭,而是由尖崙山、祝山、對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座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北回歸線通過此林帶,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西靠嘉南平原,北接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台南縣。
1.地質
阿里山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玉山山脈西方,兩座山脈隔著楠梓仙溪遙相呼應。阿里山山脈北起南投縣集集鎮的濁水溪南岸,南抵高雄市燕巢區的雞冠山。稜脈大致呈現北北東──南南西的走向,長約二百五十公里,平均高度二千五百公尺。
阿里山山脈的岩層大多是由地質年代較年輕的砂岩、頁岩和砂頁岩互層所組成;而位於東方與阿里山山脈平行的玉山山脈,其組成的岩層地質年代卻較老。所以,有些學者依據這兩條平行山脈在組成岩層地質年代上連續的特性,和兩條山脈之間有多條大斷層的地質證據,認為阿里山山脈原本位於玉山山脈之上。後來受東方板塊的擠壓,造成原本相連的兩條山脈發生斷裂。上方較年輕的岩層斷裂後,往西滑動,形成了今日的阿里山山脈,下方較老的岩層則成了玉山山脈。

2.水利 曾文溪 八掌溪 清水溪 阿里山溪 朴子溪 牛稠溪 達娜伊谷溪
阿里山由於多溪谷而處處形成斷崖,如塔山及對高嶽山,故山嶽重疊地勢險峻,而其間雨量充沛,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樹木生長各任天性蔚成巨木森林群。
阿里山鄉的主要溪流是曾文溪上游以及流經來吉、豐山地區的清水溪原名阿拔泉溪,位於台灣中部,為濁水溪的支流,河長51公里,流域分佈於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主流上游為阿里山溪,發源於阿里山脈標高2,663公尺的大塔山,向西流至來吉社後,轉向西北流至豐山附近與石鼓盤溪會合後,始稱清水溪。主流轉向西流經草嶺、倒交山(地名)後,轉向北流經樟湖、檳榔宅,至桶頭開始兩度河道方向改變,因此出現河階地與攻擊坡,繼續流經林頂、瑞竹、過溪,至觸口注入濁水溪。

曾文溪發源自嘉義縣阿里山的水山,流經楠西、玉井、大內、官田、麻豆、西港、七股等鄉鎮,最後由台南縣七股鄉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土城仔青草崙間入海,全長136.9公里,流域面積1,212平方公里,是台灣第四大河川。

八掌溪地處台南縣與嘉義縣交界,發源於阿里山奮起湖,於嘉義縣布袋鎮虎尾寮入海。因其本流、支流甚多,有七八條以上,故稱之八掌溪。是台南縣與嘉義縣的縣界溪。

生毛樹溪: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
竹仔坑溪:嘉義縣梅山鄉
粗紙坑溪: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
出水溪:嘉義縣梅山鄉
石鼓盤溪:亦名豐山溪,嘉義縣梅山鄉、阿里山鄉
阿里山溪:嘉義縣梅山鄉、阿里山鄉

3.植物林相
阿里山區的林相豐富,從亞熱帶的闊葉林到寒帶的針葉林都有。

  • 800公尺以下丘陵為熱帶林相,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樟樹、楓樹、楠樹和殼鬥科植為為主的暖帶林林相。
  • 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臺灣扁柏、臺灣杉、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阿里山的千年檜木群是目前臺灣最密集的巨木群。
  • 3,000~3,500公尺主要是臺灣冷杉,呈現寒帶林的林相。 

阿里山從屬於熱帶氣候的榕楠林帶開始,經山地下層常綠闊葉樹林的櫧林帶,山地常綠闊葉樹林的櫟林帶,山地上層針葉樹林的鐵杉雲杉林帶,亞高山針葉樹林的冷杉林帶,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中山村等地香柏林及香柏杜鵑灌叢的高山植群帶。
 阿里山山區某一海拔高度範圍內,常有明顯的盛行雲帶,櫟林帶恰於此一範圍,其所代表著為常綠闊葉林,然常混入各種針葉樹林,尤以紅檜為主之檜木林分佈最多。
葉蘭保護區(中西區之濁水溪流域)
.1.芒草-腰只花草型
 2.玉山箭竹型
 3.台灣一葉蘭-肢節蕨型
 4.紅毛杜鵑-地刷子型
 5.褐毛柳-大葉溲疏型
 6.扁柏-鐵杉型
 7.紅楠-蛇根草型
 8.紅檜-厚葉柃木型
.阿里山針闊葉樹林自然保護區(中西區之濁水溪流域)
 1.台灣鴨腳木-厚柃木林型
 2.華山松-紅檜林型
 3.紅檜-鐵杉林型
 4.狹葉高山櫟-森氏杜鵑林型
 5.鐵杉林型
.鹿林山針闊葉樹林自然保護區(西南區之旗山溪流域)
 石山地區:
 1.鐵杉-狹葉高山櫟林型
 2.紅檜-雲杉-石楠林型
 3.華山松-狹葉高山櫟林型、馬醉木林型
 4.台灣虎皮楠林型
 5.卡氏櫧(長尾尖葉櫧)-林氏櫟林型
 6.雲葉-玉山木薑子-漸尖葉新木薑子林型
 石水山地:
 1.大葉校櫟-鬼櫟林型
 2.卡氏櫧林型
 3.錐果櫟-烏心石-木荷林型
 4.狹葉高山櫟-川上氏鵝耳櫪林型
 5.瓊楠-紅檜林型
 6.假長葉楠-南投黃肉楠林型
 7.鐵杉-厚葉柃木林型
 8.厚葉柃木-森氏杜鵑林型
 9.華山松-台灣二葉松林型
.西南區之榕楠林帶
 1.紫茉莉科-皮孫木
 2.蘿藦科-隱鱗藤、布朗藤
 3.紫草科-冷飯藤
 4.無患子科-賽欒華
 5.苦苣苔科-旋莢木

在台灣低海拔地區植物生態已被破壞之際,本地殘存的天然植物珍貴,且在植物地理的研究上有相當存在的價值。
4.日照
北回歸線區充足的日照以吸收紫外線行光合作用,這對高山植物生長非常重要。紫外線對茶樹有非常大的幫助,但相對的也使具有苦澀味的兒茶素含量提高,而阿里山雲霧適時扮演了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雲霧不僅可阻隔過多的紫外線也降低山上的溫度,陣陣白雲漂過讓茶園時而見晴時而又雲霧壟罩,是對茶園最佳的呵護,這也是高山出好茶的原因之ㄧ。
5.雨量
對照歷年來的氣象資料,稱阿里山為「雨山」實不為過。由於高山環境地處溫帶氣候,阿里山的氣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氣溫為攝氏10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曾達零下5度。
6.阿里山茶區
自1982年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平地作物逐漸移往山區。阿里山茶史可以從阿里山公路開通的年代初期才開始有茶農在沿著阿里山公路栽種茶葉,2011年起的阿里山茶區大致分布在嘉義縣番路鄉、阿里山鄉、梅山鄉、竹崎鄉境內的阿里山公路及北回歸線兩側。

    北回歸線南簏:海拔1,150米起至海拔1,900米間(排列由地理低至高並非絕對的海拔高度)
  • 龍美、隙頂、巃頭、石棹、頂石桌、頂湖、樂野、達邦、里佳、特富野、福山、十字路
    北回歸線北簏:海拔1,000米起至海拔1,650米間(排列由地理低至高並非絕對的海拔高度)
  • 太平、太興、碧湖、瑞里、瑞峰、太和、光華、豐山、樟樹湖、來吉

阿里山茶區海拔1900米以上因屬於林班地,為長久生態環境保護著想,嚴禁開墾茶園。
7.傳說
《高山青》詞:張徹,曲:周藍萍、鄧禹平
  高山青 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啊………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高山常青 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那魯灣多依娃哪呀嘿…
  依呀嘿………
8.氣候
一般而言,北迴23.5度都是很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如撒哈拉沙漠、墨西哥沙漠,只有台灣在北緯23.5度處,生態卻豐富多變,原因之一為海洋的滋潤,另一個原因是這樣一個南北400公里,東西200公里的小島上,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220座,山遇到東北季風、東南季風的水氣,遇水則發,在地理上很特別。

阿里山全年雨量約4,000mm、日照時數約1,600多小時、年均溫10°C、雲海雲瀑終年在此高度內巡山造就濕度近90%,因此有人稱阿里山為雨山,這些條件雖然對久居於此的當地人不是很理想,但對於高山植物及茶樹來講卻是六星級的高級享受。

阿里山 (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0.9
(51.6)

11.3
(52.3)

13.7
(56.7)

15.6
(60.1)

16.6
(61.9)

18.0
(64.4)

18.8
(65.8)

18.3
(64.9)

18.0
(64.4)

17.4
(63.3)

15.3
(59.5)

12.5
(54.5)

15.5
(59.9)

平均低溫 °C (°F)

1.8
(35.2)

3.0
(37.4)

5.2
(41.4)

7.5
(45.5)

9.4
(48.9)

10.9
(51.6)

10.7
(51.3)

10.8
(51.4)

9.8
(49.6)

8.2
(46.8)

5.8
(42.4)

3.0
(37.4)

7.2
(45)

降水量 mm (英寸)

87.8
(3.457)

144.0
(5.669)

161.4
(6.354)

256.8
(10.11)

530.9
(20.902)

711.1
(27.996)

590.7
(23.256)

838.9
(33.028)

344.7
(13.571)

136.1
(5.358)

46.6
(1.835)

61.1
(2.406)

3,910.1
(153.941)

相對濕度 (%)

81.1

84.6

81.8

84.7

89.9

90.4

90.4

92.6

91.3

88.4

83.9

80.3

86.6

日照時數

166.0

132.6

147.4

132.9

109.3

113.3

131.4

108.2

107.8

144.8

156.6

168.5

1,618.8

來源: 台灣中央氣象局 2009-03-17

繁體中文